一、团队介绍
王伊蕾教授负责的“信息安全”团队共有成员10人,其中包括王伊蕾教授、李风银教授,副教授孙玉红、王华、李涛、陈矗,讲师任平红、于海荣、和靳邵珍以及博士于新颖,均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科研积累。团队研究方向覆盖信息安全理论、密码学、人工智能安全、区块链技术、物联网与嵌入式系统、软件安全与可靠性、工业过程建模与边缘计算等多个领域,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强烈的实践导向。近年来,团队成员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,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数百篇,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,教学科研成果丰硕,在信息安全领域具有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力。
二、团队成员
王伊蕾 李凤银 孙玉红 王华 李涛 陈矗 任平红 于海荣 靳邵珍 于新颖
王伊蕾:教授,工学博士,博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理论、安全多方计算协议、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应用和机器学习安全。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yL23411永利vip官网登录入口,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做短期访问学者研究,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,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研究。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,主持山东省自然基金一项,授权/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,发表专著一部。近年来在TIFS、CC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委会委员、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数据安全与隐私计算专委会委员、山东省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、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、山东省电子学会会员、2021年入选DSMM专家库和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库,十余个SCI期刊审稿人以及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。
李风银: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研究所副所长。研究方向包括同态加密、格密码、隐私保护、信息安全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。曾于2019-2020学年公派到英国莱斯特大学做学术访问一年。主持国家教育部项目3项,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1项,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。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。获曲阜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2项,获日照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获曲阜师范大学“最美曲园教师”荣誉称号。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6项,获得软件著作权28项。已在信息安全领域有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SCI检索40余篇,EI 检索30余篇。
孙玉红:副教授,工学硕士,硕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包括密码学、隐私保护、区块链技术、无线网络分析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。主持并完成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、曲阜师范大学青年基金1项;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;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两项;主持并完成横向课题1项;曾获山东省高校科研奖励三等奖,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励。在国内外核心A类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(SCI&EI)。
王华:副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包括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、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应用、无线网络与通信、分布式计算、区块链和计算机模拟与仿真。主持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、赛尔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创新计划项目2项,研发11套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;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、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2项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日照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各1项;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其中SCI收录2篇,EI收录8篇,ISTP收录1篇;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、实用新型专利6项、软件著作权6项;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、西安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,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。
李涛:副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山东省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。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、网络安全和区块链系统安全。曾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做访问学者。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省级重大专项1项、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、省级教改课题面上项目1项,主持横向课题3项,主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,总到账经费160万元。近年来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包括IoTJ、INT、WWW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。获2022年度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获第十二届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。参编教程5部,授权/受理国家发明专利6项,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4项,指导学生获得省级大学生人工智能大赛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2项,并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曾担任包括TIFS、TII、INT、DCAN等多个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审稿人。
陈矗:副教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,中国计算机学会(CCF)形式化方法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。研究方向为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检测研究。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、教育部科技司CERNET项目1项、校级科研项目2项、校级实验教改项目1项;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。学术代表作有ICSE(CCF A类)和TOSEM(CCF A类)学术论文等;获得发达国家(美国)发明专利授权1项、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。主编或副主编教材4部,指导CUMCM省级一等奖等。
任平红:讲师,工学硕士。研究方向为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检测研究。自任职以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和教学论文十余篇,主编教材四部,指导大学生省级、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多项,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蓝桥杯大赛、山东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、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多项,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,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多项,作为参与人员获得省级、校级教学成果奖多项。
于海荣:讲师,工学博士。研究方向包括并行编译、井行处理和机器学习。于201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学位。先后多次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、“863”项目和国防基础研究项目, 主持省级项目1项。发表学术研究论文5篇。
靳邵珍:讲师,工学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研究方向包括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、控制与优化、微型智能电网运行的优化和边缘计算。2008年6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,获学士学位;2011年6月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,获硕士学位;2019年获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。自2019年12月毕业后,在曲阜师范大学yL23411永利vip官网登录入口工作。
于新颖:山东泰安人,2021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yL23411永利vip官网登录入口,获得工学硕士学位。预计2025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,获得工学博士学位。研究方向为物联网安全,主要围绕身份认证、访问控制、异常检测等开展面向物联网安全的主动防御关键技术研究,致力于解决物联网环境中的设备身份冒充、数据隐私泄露、系统运行异常等问题。硕、博期间,在TII、IJIS、BDMA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。主持完成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一项,主研参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两项,并参与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网络攻防靶场平台建设项目。
三、主要研究方向
1.王伊蕾
教授,工学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安全理论、安全多方计算协议、区块链和智能合约应用和机器学习安全。

2.李风银
教授,工学博士,研究所副所长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同态加密、格密码、隐私保护、信息安全、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。

3.孙玉红
副教授,工学硕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密码学、隐私保护、区块链技术、无线网络分析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图形学。

4.王华
副教授,工学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、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应用、无线网络与通信、分布式计算、区块链和计算机模拟与仿真。

5.李涛
副教授,工学博士,山东省计算机学会网络空间安全专委会委员。主要研究方向有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、网络安全和区块链系统安全。

6.陈矗
副教授,工学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检测研究等。

7.任平红
讲师,工学硕士。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检测研究等。

8.于海荣
讲师,工学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并行编译、井行处理和机器学习等。

9.靳邵珍
讲师,工学博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复杂工业过程的建模、控制与优化、微型智能电网运行的优化和边缘计算。

10.于新颖
讲师,工学硕士。主要研究方向有物联网安全防御技术,包括身份认证、访问控制和异常检测等。
